
1️⃣ 别追“大热门”,盯紧“上升期标签”!
很多人发视频直接怼#fyp #viral,大错特错!这些亿级播放量的标签看似流量大,但竞争惨烈,新人视频根本挤不进去。
✅ 正确姿势:用TikTok自带的“标签分析工具”(创作者后台→创意中心),筛选 “近7天增长率>50%、总播放量1000w-5000w” 的标签。比如最近悄悄火起来的#cozycore(温暖治愈风),播放量从2000w飙升到8000w,竞争度却只有#OOTD的1/3,简直是流量洼地!
2️⃣ “精准长尾标签”比大词更能抓转化!
举个例子:卖健身器材的,别用#fitness(健身),试试#homeworkoutforbeginners(新手居家健身)。前者泛流量大但转化低,后者直接锁定“新手+居家”人群,完播率和点赞率能提升2倍!
💡 公式:核心词+场景词+人群词。比如做早餐教程,#breakfast(核心)+ #15minmeals(场景)+ #collegebreakfast(人群),精准度拉满,算法会直接把你推给“想快速做早餐的大学生”,这不比盲目蹭大热门香?
3️⃣ “反季标签”提前布局,等风来!
现在是10月,北方已经开始冷了,但#winteroutfit现在发太早,#summeroutfit又过时了… 怎么办?
🌪️ 预判趋势:搜#falltransition(换季穿搭),看相关标签的“未来30天预测播放量”(第三方工具Trendalytics可查)。去年这个时候#fallcozyvibes提前1个月开始预热,11月直接爆火!现在布局#cozywinternights(冬季温暖夜生活),等12月寒潮一来,你的视频就是“应景爆款”!
🚨 避坑提醒:这3类标签千万别碰!
- ❌ “死标签”:搜索结果显示“最后更新>30天”,比如#plussizemodel(曾经火过,现在播放量持续下滑)
- ❌ “歧义标签”:比如#mask,可能指向“口罩”或“面膜”,算法会 confusion,直接降权
- ❌ “纯英文标签”:如果目标是国内用户,优先用#中文标签+少量英文(比如#日常vlog #daily),算法识别更精准
最后送大家一个 “标签组合万能公式”:
1个核心大标签(1000w+播放)+ 2个精准长尾标签(100w-500w播放)+ 1个上升期标签(增长率>50%)
比如美妆教程:#makeuptutorial(大)+ #5minmakeup(长尾)+ #beginnerfriendly(长尾)+ #glowymakeup(上升)
今晚就去翻你的草稿箱,按这个逻辑换标签重发,说不定下一个爆款就是你!
👉 你最近刷到过哪些“潜力标签”?评论区交流,一起薅流量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