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期 TikTok Shop 全球商品交易总额(GMV)目标出现调整,整体规模较此前预期有所收缩。这一变化并非个例,而是当下跨境电商行业转型的缩影 —— 在竞争加剧、合规成本上升与监管政策收紧的多重压力下,平台正从 “规模扩张” 转向 “生态深耕” 的稳健发展模式。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指出,各国动态变化的税收、数据隐私等监管政策,让平台需投入大量资源适配合规要求,这种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长期经营规划与增长预期。
东南亚逆势加码:4.6 亿用户撑起核心增长极
与全球目标调整形成反差的是,TikTok Shop 显著上调了东南亚市场的 GMV 目标,这一决策根植于该地区扎实的增长基础与亮眼的商业化数据。目前东南亚 TikTok 用户规模已突破 4.6 亿,庞大的用户基数叠加高频次消费习惯,让该地区贡献了 TikTok Shop 超 95% 的交易量,2024 年区域 GMV 已达到 382 亿美元。
从运营层面看,TikTok 在东南亚的营销体系已形成成熟闭环:短期广告支出回报率(ROAS)达 1.7 倍,商家配合电视媒体投放超 4 周即可实现 9.4% 的销售额提升,而平台推出的 “扩题材、抓节点” 等策略,更帮助商家精准触达本地需求。即便面临 Lazada、Shopee 等对手的竞争,TikTok 仍凭借短视频流量优势与本地化运营能力,在东南亚超八成的电商市场份额中占据重要席位。
美国市场收缩:政策与竞争的双重挤压
美国市场 GMV 目标的下调,则暴露了 TikTok 在成熟市场的发展瓶颈。首要挑战来自监管政策收紧:美国已取消跨境电商小额免税政策,依赖直邮小包模式的商品价格竞争力被显著削弱,这一政策与欧盟、越南等地区的调整形成联动,直接挤压了平台利润空间。同时,数据安全审查等合规风险持续存在,增加了平台运营的不确定性。
竞争压力同样不容忽视。亚马逊等本土巨头在仓储、支付体系上的先发优势难以撼动,而 TikTok 自身的闭环电商模式尚未完全适配美国消费者习惯 —— 尽管当地平均订单价值(AOV)达 30 美元,远超东南亚的 5 美元,但用户对短视频带货的接受度仍需培育,导致转化效率不及预期。
TikTok Shop 的目标调整,为跨境电商行业提供了明确信号:未来的竞争核心在于 “本地化适配” 与 “生态构建”。正如 TikTok for Business 在营销峰会中提出的,通过 “新开多国” 抢占空白市场、搭建全链路营销体系,已成为平台增长的新路径。而对商家而言,在东南亚等增量市场把握流量红利的同时,需提前布局合规能力与差异化供给,才能在全球市场的波动中实现长效增长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