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8个月福建“新三样”产品出口创新高

前8个月福建“新三样”产品出口创新高:数据驱动下的外贸增长新动能

一、出口规模与增速:逆势增长凸显产业竞争力

据福州海关统计,2025年前8个月,福建省“新三样”(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)产品出口额达1286.5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42.3%,增速较全省外贸出口平均水平高出28.7个百分点,占全省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11.6%,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。

新能源汽车:出口额452.8亿元,同比激增78.5%,主要出口市场为东盟(占比32.1%)、欧洲(28.3%)和南美(19.7%),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比达83.6%。

锂电池:出口额513.2亿元,同比增长31.7%,动力电池占比超七成,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贡献超60%的出口份额。

太阳能电池:出口额320.5亿元,同比增长29.4%,高效单晶硅电池出口占比提升至91.2%,主要销往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。

二、区域与市场结构:多点开花构建全球布局

从出口区域看,福建省“新三样”产品出口呈现“省内集聚、全球辐射”特征:

省内龙头城市:宁德(占比38.2%)、厦门(29.5%)、福州(17.8%)合计贡献全省85.5%的出口额,形成以宁德新能源产业集群、厦门港枢纽、福州跨境电商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带。

国际市场分布: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增长56.2%,占出口总额的41.3%;对RCEP成员国出口增长48.7%,其中对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泰国出口增速均超60%,区域自贸协定红利持续释放。

三、增长动力与政策支撑:创新与开放双轮驱动

技术创新赋能产品升级:

全省“新三样”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5.8%,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3.2个百分点;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、锂电池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
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42家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,例如厦门钨业的正极材料、福耀玻璃的车载玻璃配套能力显著提升。

政策红利与要素保障:

福建省商务厅联合海关、税务部门推出“新三样”出口专项支持政策,包括通关时效压缩至0.8小时、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1.5个工作日,并设立2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。

福州、厦门、泉州等口岸开通“新三样”产品出口“绿色通道”,2025年前8个月累计加班船班超300艘次,保障物流畅通。

四、未来展望:潜力与挑战并存

尽管出口表现亮眼,行业仍面临国际市场竞争加剧(如欧洲碳关税政策)、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(部分高端芯片对外依存度超60%)等挑战。下一阶段!

福建省将重点推进:

建设“新三样”产品跨境电商出海基地,目标2025年线上出口占比提升至25%;

深化与东南亚新能源产业链合作,在印尼、泰国布局海外生产基地,规避贸易壁垒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